導讀:可穿戴技術(wearable technology),最早是20世紀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提出的創(chuàng)新技術。
利用該技術,可以把多媒體、傳感器和無線通信等技術嵌入人們的衣物中,可支持手勢和眼動操作等多種交互方式,主要探索和創(chuàng)造可直接穿戴的智能設備。隨著計算機軟硬件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形態(tài)開始多樣化,逐漸在工業(yè)、醫(yī)療健康、軍事、教育、娛樂等領域表現出廣闊的應用潛力。
頭戴式可視設備可以讓你在真實的世界里看屏幕的同時干別的事。能讓你在聽教授教課的同時記筆記,而不是持續(xù)不斷的在黑板和筆記本間來回瞥視。你可以邊逛大街邊閱讀電子郵件而不會撞到人。
擁有可穿戴設備的你相當于擁有一個可以即時訪問的整個參考書圖書館。要有經常用到的韋氏詞典和分類詞典,地圖和電子書也是類似。有著5千兆驅動器的支持,把康氏百科全書置于可穿戴計算機中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并且能實時訪問到極大量的信息。
所有記錄的筆記,旅行記錄的,課堂上的,商務會議上的,都會一直在你身邊。配合使用快速搜索引擎,你可以在幾秒鐘內調出你需要的信息,這總好過從你的閣樓里翻出布滿灰塵的筆記本吧。你將不再必須找一支筆和一張紙,也不需要擔心找不到你在上面畫了新系統(tǒng)設計草圖的那張餐巾紙了。跟這情況相類似的是多媒體電腦的發(fā)展,所有消費者的電子產品-音樂播放器,傳真機,尋呼機,音頻雜志,或者是能聽得,能看的,或者無限數字傳輸。
可穿戴計算技術一個被很少注意到的方面就是它的現實增強技術:虛擬和現實世界的無縫結合。電子信息存儲在外面世界信息覆蓋的情況下顯得非常有用。舉個例子:博物館展覽的標題顯示,姓名信息顯示在面上(通過臉部識別技術),繪制當前任務的聯想圖表。
可穿戴技術的特點
可穿戴技術的模糊定義是指能像衣飾一樣毫不起眼的一直帶在身上,不僅舒適而且易于保存和使用的電腦。但是,這種“智能衣飾”的定義在細想來說是差強人意的。而更多的明確定義是可穿戴計算技術應當具有以下許多特點:
1、輕便且即可使用
可穿戴技術表現最為突出的特征便是可在行走或別的移動方式下使用。這種可穿戴技術類似于臺式機和筆記本之間的區(qū)別。
2、免持使用
軍用和工業(yè)用可穿戴計算機特別強調雙手自由,并且重視語音輸入和頭戴顯示器或語音輸出。其它可穿戴技術或許也會使用和弦鍵盤,撥號輸入和操作桿輸入用來弱化對用戶雙手使用的依賴。
3、傳感器
此外,對于用戶輸入,一個可穿戴產品應該具有響應物理環(huán)境的傳感器,這些個傳感器可能包括無線通信,GPS,照相機或者麥克風。
4、即時提醒
一個可穿戴產品應當即使在沒有活躍使用的情況下也能夠給使用者傳送信息。舉個例子,假如你的計算機想讓你知道新收到一份來自他人的郵件,它就應當立刻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你。
5、永遠工作
缺省方式下可穿戴設備會一直開機并一直工作,傳感和展現。這與一般的的基于筆端輸入的“個人數字助手”的那種正常情況下放在人的口袋并只有工作需要完成時才啟動的方式相反。
可穿戴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隱形
根據摩爾定律,隨著電子元件越來越小,產品效率會更大,功能也會更強大。換句話說,你可以把目前的可穿戴設備想成是手腕上的立體聲揚聲器??纱┐髟O備與時尚將密不可分、不可割舍。
個性化
像結婚戒指,會讓人長期佩戴的都是很私人的物品。所以,除非產品擁有非常重要的醫(yī)療用途,例如助聽器,否則很少有可穿戴設備可以讓消費者一直佩戴。
Cuff公司將個性化設計加入了可穿戴技術中。他們將技術植入一系列的珠寶首飾中,這樣用戶可以自主地隨心情挑選每天佩戴哪件設備。這樣,可穿戴設備成為了首飾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種科技配件也是一種時尚態(tài)度。
能效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成熟,出現了其他的設備供電方式。Tommy Hilfiger正式推出一種新的充電方式,用嵌入太陽能電池的布料來為設備充電,另外還有以動能為動力的設備,甚至是利用體熱為指環(huán)上的LED燈提供能量的想法。盡管這些功能離商業(yè)化還有一段距離,但不久就能看到它們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中。
準確性
從孩子的GPA到大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字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人們對于設備的準確性要求的提高,近似值已經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步數已經不能讓人滿意了。
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行業(yè)規(guī)范給制造商設定相關條款,將來可穿戴產品品牌能給出設備的準確率保障,也許未來你會看到Jawbone的包裝上寫上保證“手勢跟蹤準確率99.5%”。
權限設置
想過廣告商會全天候地向智能腕帶推送廣告嗎?隨著電視與報紙行業(yè)的廣告收入減少,營銷商們對這個方式垂涎三尺,而這些新設備更為他們定位潛在客戶提供了新的機會。
聰明的消費者為了不成為垃圾廣告騷擾的對象,會要求設備的權限設置,規(guī)定可以推送消息。試想一下,智能手表可以設成,只允許合伙人、孩子的學校和母親可以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時間向手表推送通知提醒,這樣應該會省去許多惱人并且不必要的打擾。
有知覺
在電影《Her》中,人工智能Samantha解釋她是這樣工作的:“靠直覺。我通過每天的經歷不斷成長,自我完善,這種能力讓我成為‘我’。我無時不在改變,就像你一樣?!?/p>
為什么價值數百的運動追蹤器不能學習識別更多的運動呢?比如說像跳繩、擺壺鈴或者跳薩爾薩舞等運動。人們的興趣在改變,在進化。他們的可穿戴設備也必須要跟著進化并學習新的事物。今日運動追蹤器上功能單一的計步器不會存在很久。
多點連接
對于可穿戴技術的討論的重點,很快就會轉移到設備上攜帶的傳感器是否可以及時測量身體各處的數據。人們戴上了活動追蹤器并同時在錢包中帶上智能手機,兩者都通過內部的加速度儀和陀螺儀來收集運動傳感數據。
技術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在同一時間來獲得身體多處傳感器的信息,從而通過多個設備和傳感器向用戶展示他的身體是怎么移動和表現的。
渾然一體
設想以下情景:懷里抱著東西,右手吃力地在口袋尋找鑰匙開門,卻不小心東西掉滿地嗎?以后每人都會這樣:當你懷里抱滿雜物走到家門口時,你的心跳信號通過可穿戴設備向門上的智能鎖發(fā)出信號,自動解鎖。當穿過客廳,手腕上可穿戴設備檢測到你的體溫高于平均水平,就會自動向Nest恒溫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打開空調。它還能檢測人體水份水平,當你進入廚房時,它可以觸發(fā)智能冰箱,自動為你倒水。
雖然現在預測未來哪些功能或外形會受到歡迎還為時尚早,但可穿戴技術仍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數據處理元件從來沒有小到今天那樣,它同時為醫(yī)療的進步或者惱人的營銷滋擾提供了機會。我們也正在向創(chuàng)造那些有用的、可用的、令人滿意的產品越走越近。